谈学习

###为什么要学习 根本上讲,学习是为了继承人类智慧经验,从而使自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工作和创造。这也可说是DRY(Don’t repeat yourself)原则的体现。在任何领域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,很多事情一旦点明了其实都是非常简单非常自然的,但若无前人经验知道只凭自己摸索,却不知要花上多少时间。人固然需要独自探索未知的精神,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创新。但对于已有无数先辈探索经历过的事情,再从头自己摸索一遍恐怕就不是那么明智了。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,如果想要做出一些成就,则必然不能把生命都耗费在重走人类历史的过程中。而学习,恰恰是帮助我们跨越人类千年经验积累,走向未知领域的唯一捷径。

###在不同的年纪看待学习的不同心态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学习会有不一样的视角。小的时候,学习是我们的职业,又像是一场竞赛。我们未曾想清楚为何要学习,幸福的童年就这样过去了。大学的时候,学习的目的开始变的多样。我们开始接触到各种有趣的技术,学习只是因为好玩;我们开始面对求职的压力,学习是为了给自己增添一份扎实的履历。等到工作了,重新审视曾经学习过的知识,突然发现,一切的学问都是源于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的。即使是纯理论的研究,也并非无源之水,其提出必然也是某一类问题的抽象。曾经觉得没有用的很多课程,现在看来,却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工作中,处处皆是学问,值得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,只怕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弄清楚。很多学问,如果你觉得它完全没有意义,那极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视野还不足以支撑你理解这个事物。

###学习的模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这里的“行”我想不是真的指行走,而是指对读书所得知识的实践。由此便引出了和学习相关的三个问题:为什么学,向谁学,如何检验学习的效果?

学习并不是目的,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。有明确的目标,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效率。对学生来说,考试可说是学习的一大目标;对工人来说,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可说是学习的目标。总而言之,只有当一个人遇到某方面能力的瓶颈时,才有充足的动力去学习。

有了学习的动力,下一个要思考的问题便是从哪学?在计算机出现之前,人们往往从书中学习,向老师请教,亦或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。而现在,我们又多了一些选择。搜索引擎的出现让知识检索变得更加容易,这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。

最后说说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。其实说来也简单,检验学习效果最好的标准就是最初我们学习的目的。如果学习的目标是考试能考90分,那么检验的标准不言自明;如果学习的目标构筑支撑10亿美金级别业务的云计算架构,那么市场的表现便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。

###快与慢 自计算机技术出现以来,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大大加快了。我并不认为我们比先辈要更加聪明,只是信息技术让人们更好地共享经验,从而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的消耗。这反过来告诉我们,当我们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,不能被科技飞快的发展速度所误导,认为一年半载便可以学通一个领域的知识。知识传播的便捷和经验的共享让全人类整体的技术进步加速,但对于个人而言,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把基础打牢,不可心急。

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,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: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巨大的压力,往往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。这个时候,应该有意识地去学习业界更好的实践。而当我们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时,不要着急,长期地积累才能铸造可靠的能力。

Written on April 10, 2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