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纪的繁荣值得期待
断断续续几周的时间,读完了《理性乐观派》。马特·里德利在这本书中引用了海量的证据论证了一个简单的观点:今天的世界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、富裕的时代;而在可预见的未来,人类社会还会变得更加繁荣。
首先,在开始所有的推理之前,让我们首先明确一个概念,也即什么是“繁荣”?怎样的时代是一个我们认为美好、幸福、繁荣的时代?
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,或许可以从人类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行说起。吃得饱、穿的暖、居住在舒适的环境中、享有出行的便利,这些自然是“繁荣”的象征。进一步说,如果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,人们还能享受一些奢侈品,满足一下对于“美”的追求,自然更加是“繁荣”的表现。再进一步,如果社会中更多的人可以享受上面提到的这些,则代表了社会和时代的成功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标,说到底,很难找出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衡量社会的进步,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标准,那或许就是“时间”。时间是每一个人最大的财富,一个人在满足生活必需之余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,才是富裕的象征。推而广之,一个社会当中所有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,才是社会“繁荣”的标志。
今天,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
在古代,人类一辈子的生活半径通常只有几公里。后来,即使驿马的使用让人类活动能力大增,旅行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。迟至19世纪中叶,从巴黎到波尔多的驿马旅程,费用与一名职员的月工资相等。而如今,同等里程的费用只相当于一天的工资,而速度提高了50倍;再看看人们的平均时薪能换取多少的人工照明。公元前1750年,当时的平均时薪可以换回24流明小时(芝麻油灯)。1800年,可换回186流明小时(牛脂蜡灯)。1880年,4400流明小时(煤油灯)。而如今工作一小时,能换回840万流明小时(节能荧光灯);还有人们所必须的衣食住,1900年,普通美国人每100美元里有76美元花到衣食住上,今天他们则只花37美元。
放眼身边的一切事物,我们几乎可以得出一个不容质疑的结论:当今时代,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。我们不断地刷新着各种记录,同时,我们也不禁要问: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繁荣呢?
交换造就了今日之繁荣
在近代以前,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都是自给自足的。中学历史课上谈及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,老师总会提到这是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”。一家人既要自己生产食物,也要自己纺纱织布、制造工具、建造房屋。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?很简单,眼光太短,效率太低。因为样样都要亲力亲为,结果必然是样样稀松。在每件事情上效率低下,那么为了生存,就只能日复一日重复着最基本的劳动,无暇创新。
工业革命之后,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人们开始专精在一门手艺上不断精益求精,然后用自己的劳动产出去和他人交换货币,进而购买自己的生活所需。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,这也便是李嘉图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。虽然这个道理异常简单,但是这个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变化,于是人类社会有了我们在上一节中提到的繁荣。
作者在书中总结到,专业分工和交换早就了今日之繁荣。从50000年前的以物易物,到5000年前的贸易,再到1800年后喷涌而出的发明创造,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信任基础上的专业分工与交换。
下一个一百年人类走向何方
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,一种悲观的论调一直不绝于耳。人们担心核武器会最终毁灭世界,人们担心资源会耗尽,人们担心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会最终毁灭人类……各种各样的悲观看法可以说上一整天。但从历史经验来看,之前所有世界末日的预测都在科技发展的突破下不攻自破了。如今的世界在互联网之上形成了一张交换与协作的大网,人们的创意得以更好地分享,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加快。在克服了天花、饥饿、能源危机之后,我们有理由相信,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困难也终有解决之道。
总结
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,万物发展总有上限,但就目前来看,人类社会的天花板还远远没到。在工业社会以后,人类牢牢把握住了分工与交换这一发展的秘诀,使得社会的发展不断增速,收益持续递增。至少到现在为止,没有任何发展减速甚至停滞的迹象。每一个时代都有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,而只要我们坚持专业分工与交换,21世纪将会是人类社会繁荣的新高峰。